內容來自hexun新聞

保持必要耕地數量 完善流通交易體系

綜上所述,采取有效措施,保持農產品(000061,股吧)價格的基本平穩是政府價格監管和調控工作的重要內容,重點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第一,保持必要的耕地數量。耕地是農產品生產的基礎。多年來我國實行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耕地減少過快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節約、集約用地得到大力推進,補充耕地力度逐年加大,為農產品生產提供瞭保障,但耕地保護形勢依然嚴峻,耕地減少的趨勢難以扭轉。減少的耕地主要在4個方面:生態退耕、農業結構調整、建設占用耕地和災毀耕地。其中生態退耕占瞭大頭。長期來看,我國耕地後備資源嚴重不足,補充耕地的潛力十分有限。減少耕地不可避免,關鍵是隻有實現減少耕地可控,才能保障國傢糧食安全對耕地的需求。要實現減少耕地可控,就必須始終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始終堅持保護18億畝耕地紅線不動搖。此外還應進一步完善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財稅政策,進一步鞏固農業基礎地位,促進現代農業發展,並積極拓寬農民增產、增收渠道。第二,減少流通環節。目前的“農超”對接難解此問題,因為超市周轉周期長、距離遠、不新鮮、費用高,難與居民小區的農貿市場競爭,以後應該主推“農農對接”,搞產地品牌,實行每天配送。實行“農農對接”就是讓農民專業協會把整個產業鏈組織起來,也就是說那些產菜大縣不能僅僅停留在生產,不但要把農民組織起來生產蔬菜,更要把農民組織起來到城市的農貿市場去租櫃臺銷售,或者直接配送,實行“農農對接”,讓產地的農民專業協會與銷地的農貿市場直接對接,既減少瞭流通環節,又能保證食品安全。產地的農民也因此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消費者需求信息,按單生產,防止盲目生產、減少無效流通,自然就穩定供求關系、穩定瞭農產品價格。第三,地方政府的公益性支撐農產品流通體系。政府可以通過投資入股、財政貼息、產權回購回租、公建配套、減免和補貼費用以及土地支持等方式加強公益性農產品流通設施建設。還應該放活農產品批發市場,減少對農產品市場的多方面限制。當然如果農產品市場的全部建設均由政府來投資也是不可能和不現實的。要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作用,政府應該在關鍵點上做投資,比如公共信息平臺,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等。同時,還可以依托“南菜北運”和“西果東送”等流通鏈條加強產銷對接,鼓勵發展農產品網上交易,推動各地開辟早市和車載菜市場,擴大本地蔬菜進城直銷直供,同時組織跨區調運。這些手段取得瞭積極成效。第四,建立全國性的農產品信息服務平臺。無論是刻意炒作推高菜價,還是物流環節的層層加碼,都不能構成蔬菜價格異常波動的最根本原因。農產品產銷信息不對稱導致的農民盲目跟風種植,所引起的供需關系失衡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從長期來看,應盡快建立全國性的農產品信息服務平臺,加強對農產品供求信息的指導,引導農民合理選擇種植作物的種類,要避免盲目跟風種植,由於產需關系不平衡引發的農產品價格波動。通過加強市場監測,傳導市場信息,增加有效供給來解決供求矛盾。目前,農業部、商務部、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都有供求信息發佈網站,但作用仍然有限。因為我國農業仍然是千傢萬戶小生產,官方的信息發佈渠道還沒有普及到各個種植點。而且農民對信息也缺乏認知和判斷能力,應盡快建立全國性的農產品信息服務平臺。第五,庫存儲備和進出口貿易調節。首先要穩定糧食儲備規模,加強糧食儲備監督管理,確保儲備規模達到國務院提出的“產區保持3個月銷量、銷區保持6個月銷量”的標準。其次是優化儲備糧結構。當前,我國糧食儲備以小麥、稻谷、玉米為主,油料作物以及其他品種儲備偏少,同時,優質糧食儲備偏少,當發生價格波動時,調節能力不足,此外,糧食儲備主要是原糧,成品糧儲備較少,當成品糧供應出現緊張時,難以及時調控市場,因此,要適當增加油料以及小農產品,優質糧食品種,以及成品糧儲備。再次,要優化糧食儲備地區佈局,完善儲備輪換機制,建立健全糧食儲備管理信息系統,提高糧食宏觀調控能力。探索制定糧食價格短期波動的合理區間以及中長期上漲目標,保持糧食價格短期基本平穩和長期溫和上漲,穩定社會預期。第六,進一步強化“米袋子”、“菜籃子”工程。切實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米袋子省長負責制。推動國務院關於支持農產品生產、降低農產品流通費用、穩定農產品價格的各項政策措施。同時實施有自己地方特色、符合本地實際情況的促進農產品生產、增加農產品供給、穩定農民工產品價格的政策措施。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4土信貸雲林林內土信貸-民間信貸借款利率年息利率多少免費諮詢試算02-06/161927866.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mahowel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