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內容來自YAHOO新聞

2003年伊拉克戰爭》英國前首相布萊爾:「我很抱歉,但不後悔趕走海珊」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25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主持人札卡里亞(Fareed Zakaria)的獨家專訪,當被問及2003年與美國共同發動伊房貸台北南港房貸車貸屏東泰武車貸拉克戰爭時,布萊爾表示,「對於那場戰爭帶來的任何錯誤,我感到抱歉(I apologize)」,但是並不包括海珊(Saddam Hussein)政權的垮台。





2003年伊拉克戰爭



2003年,時任美國國務卿的鮑爾(Collins Powell)以衛星照片等情報在聯合國中控訴,伊拉克海珊政權境內藏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WMDs),並對人民施放化學武器,建請國際社會對伊拉克進行制裁。

?



?

當時的美國總統布希(George W. Bush)準備興兵攻打伊克,獲得時任英國首相布萊爾的大力支持,由美國、英國、澳洲等國組成的聯軍於2003年3月20日向伊拉克正式宣戰,揭開了2003年伊拉克戰爭的序幕。

?



?

戰事開始約莫3周後,聯軍進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Baghdad)市區,包括海珊在內的遜尼派(Sunnis)伊拉克政府高官悉數消失。當年12月13日,聯軍於海珊家鄉提克里特(Tikrit)發現海珊,2006年12月30日遭到絞刑處決。

?



?

美軍於2011年12月18日全數撤出伊拉克,但在海珊政權垮台後,伊拉克再度陷入伊斯蘭教派之爭,遭欺壓已久的什葉派(Shi'ites)與遜尼派互相攻擊,還讓原本基地組織的伊拉克分支(AQI)伺機壯大,成為今日的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 IS)。

根據官方統計,這場戰爭共造成了數萬名伊拉克居民死亡,逾4000名美軍以及179名英軍陣亡。





歷史評價甩不掉的戰爭陰影



布萊爾在2007年卸任英國首相後,立即接下了由歐盟、聯合國、俄羅斯和美國組成的四方集團(Middle East Diplomatic Quartet)所委任的中東特使一職,直到今年5月27日遞出辭呈為止。

由於布萊爾與布希兩人始終無法擺脫發動伊拉克戰爭的歷史評價,相關批評與質疑始終跟隨著他,布萊爾決定在札卡里亞的節目中說清楚。





布萊爾表示,除了錯誤情報指稱伊拉克境內擁有WMDs之外,他對於「擘劃戰爭,以及預測戰後局勢上所犯的錯誤,感到抱歉」,但他卻強調,道歉不包括驅逐海珊政權。

布萊爾認為,曾對伊朗(Iran)與科威特(Kuwait)發動戰爭的海珊是個好戰份子,並對伊拉克實行了30餘年的獨裁統治,「時至今日,我還是認為海珊政權消失比較好(better that he’s not there than that he is there)」。





對IS崛起有責任



布萊爾也坦承,美英發動伊拉克戰爭是造成今日IS崛起的主因(principle cause)。

「當然,你可以說那場戰事對現今的中東局勢沒有任何影響,但是有2件事絕對與之脫不了干係:其一是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Arab Spring)運動,其二是伊斯蘭國在敘利亞與伊拉克的崛起」。

布萊爾指稱,目前西方國家對於2003年伊拉克戰爭的評價「尚未蓋棺論定」(remain inconclusive),「在伊拉克,我們出兵干涉;在利比亞,我們干涉但沒有出兵;在敘利亞,我們沒有干涉但要求阿塞德(Bashar al-Assad)下台」,他強調「即使當時的舉動沒有成功,但後續的政策還是證明方向是對的。」

最後,主持人札卡里亞詢問布萊爾被外界冠上「戰犯(war criminal)」的感想為何?布萊爾這樣回答:「當下我覺得對的決定,不論現在看來是錯是對,大家也有權對我的決定作出評價」。





?


相關報導
● 英前首相布萊爾 籲武力介入伊拉克
● 自己的同胞自己救!不畏恐怖伊斯蘭國 伊拉克律師英勇救出500餘名遭綁女性


汽車貸款高雄林園汽車貸款

新聞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2003年伊拉克戰爭-英國前首相布萊爾-我很抱歉-但不後悔趕走海珊-093200471.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mahowel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